一、標準元件的建立
物理元件即是電子器件的封裝尺寸在PCB板上的一個平面映象,又要考慮布線及生產(chǎn)工藝的可行性。由于布線時需要在兩腿之間走線,這樣焊接元件腿的焊盤要有一個合適的尺寸,焊盤過小,金屬化孔的孔徑就小,如果元器件是表面安裝的話,金屬化孔作為導通孔,孔徑小問題不大,但若元器件是通孔安裝(THM)的,如DIP,孔徑過小,在裝配時,器件腿的插入就有困難,也可能導致器件的焊接有困難,這必將影響整個PCB的可靠性,焊盤過大布線時將降低布通率,所以,給焊盤一個合理的尺寸時十分重要的。
二、特殊元件的建立
特殊元件即非標準物理元件上的尺寸,必須查閱有關資料或對電子器件進行實際測量,它包括外形尺寸,焊盤的大小,腿序號排列等。有時為了需要,可以把一個定型的電路建成一個庫元件,也可以把相同電路模塊建成一個庫元件來使用,這樣在PCB設計中能省時省事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三、具體印制板設計文件的建立
在我們有了邏輯圖之后,就應該進行物理元件庫和PCB板形的描述,就可進行對某一塊PCB板的具體設計文件了,這項任務有以下這些需要值得注意的:
- 門分配,將門電路分配到具體的元器件上,與此同時也要初步的確定元件的數(shù)量與空間位置。
- 可交換封裝形式的信息的建立。
-
網(wǎng)絡表的建立。